学校简介

锦州医科大学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,学校前身为1946年在吉林省洮南市成立的辽吉军区卫生学校。1949年迁址辽宁省锦州市,1958年成立锦州医学院,2006年更名为辽宁医学院。2007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。2016年3月,经国家教育部批准,正式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。经过7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,多门类、多层次、多种办学形式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。


校园总占地面积994987.60㎡。有普通高等教育、成人教育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留学生教育4种办学形式;有研究生、本科生、专科生3个办学层次;有医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管理学、教育学、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;有22个本科专业。学校1984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,1999年获得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格,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与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。现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。


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612人。学校有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特聘教授2人,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,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,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3人,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,“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支持计划”入选者5人,辽宁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8人。


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招生就业,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开设有汽车服务工程、车辆工程、土木工程、工程管理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机械工程、市场营销、会计学、财务管理、物流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旅游管理、工商管理、英语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日语、通信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电子信息工程、视觉传达设计、环境设计、动画、音乐学、舞蹈学、服装与服饰设计、护理学、新闻学、广播电视编导、学前教育、社会工作等35个本科专业和40个专科专业,形成了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,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格局。


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不断深化教学改革,加强教学管理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教学成果丰硕。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,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,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,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,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,省级示范性专业3个,省级特色(品牌)专业5个,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个。省级精品课程14门,省级精品资源共享与视频公开课7门,省级教学团队6个。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,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,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,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9个。


学校按照“学校有特色、专业有特点、学生有特长”的办学要求,制订和完善了领导决策、民主管理、教学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,积极推进教学名师培养工程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、精品课程建设工程、实验(训)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、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程和教育教学研究应用工程等“六项工程”,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改善人才培养环境,努力使学生就业有优势、创业有本领。培养的毕业生因“综合素质高、敬业精神好、动手能力强、上岗适应快”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。


学校顺应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,于1991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“以器官系统为中心”的医学课程模式改革,打破了“以学科为中心”的传统课程模式,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成功范例,开创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局面,受到国家教育部、卫生部的高度重视,被教育部批准为“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模式改革计划项目”。该项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,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。


学校坚持“质量立校、学科强校、人才兴校、作风正校、依法治校”的办学理念,秉承“勤俭办学、克难攻坚”的优良传统,坚持以医学为主,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管理学、教育学、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思路。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,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。先后被评为辽宁省“文明校园”、“花园式学校”;连续十二年被中宣部、教育部、团中央表彰为“全国大学生暑期‘三下乡’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”;先后获得“中国民主同盟先进集体”、“中国民主同盟先进基层组织”、“辽宁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”、“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”、“一帮一”育人工程先进集体、“辽宁省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”等荣誉称号。